設計金屬探測儀的思路與技術分析
一、設計思路:
該金屬探測儀由五大部分組成∶發射接收天線腔體,電路處理,面板調整控制。白鋼機架,機械傳送機構等。為解決前面提到的產品敏銳度、耐干擾力與抗酸、氧化能力等問題,采取了如下的設計原理和技術方案∶
(1)運用鑒相原理。研究金屬探測器發射、接收天線兩個單元的結構以及工藝技術的問題,設計鎖相接收機,運用相位鎖定原理。
(2)設有兩個不同的鑒相通道同時工作,對所捕獲的不同目標進行鎖定、報警。以解決因為被捕獲目標不同(合金或鐵磁微粒)所產生不同相移問題。
(3)為解決被測物體的種類不同,以及同一種類的被測物體在溫度、鹽度、氧化物含量不同時,所引入的相移量也不同,易造成測量誤差這一關鍵問題,在設計方案中運用可設定的相位,從而在保障所研制儀器的設計靈敏度前提下,同時具有較高的分辨能力,以對不同食品進行檢驗。
二、發射機單元和接收機單元的設計:
本文設計的金屬探測儀屬于定頻率連續波雷達裝置,主要由發射機單元和接收機單元組成,速度矢量和距離均為確定恒值。發射機載頻130KHz以保障對被測物品有夠足的穿透力,發射機功率15W。由被測物品引起的頻率變化率0.8Hz秒。接收機采用的是窄帶相干技術,較小信號強度為-150分貝毫瓦,總的噪聲系數3分貝;較大信號強度為-60分貝毫瓦,帶寬10Hz發射機單元和接收機單元的信號流程如圖1所示。
發射機單元包括本振和功率放大器兩部分,提供一個低失真的正弦波電壓,送至上饋系統由發射天線向接收天線輻射。在此嚴格要求控制電磁波散射,以及壓制副瓣電平,以符合EMC的要求。該機發射頻率可以預值設定,即天線的設計為偶極子天線,保障電磁波瓣不隨設定頻率的變化而改變。在上饋單元還設有固定的移相裝置,
接收機單元有二路相位差180的鑒相器。一路檢測順磁微粒,另一路檢測逆磁微粒。并目是同時進行的,經各自的二階濾波后,調制一個對稱的矢量相位調制器以改變鑒相器的參考信號相位,使環路鎖定在載波固有的相差上。
三、系統的電磁兼容設計:
在金屬探測儀系統的電磁兼容設計中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∶
(1)安裝;盡可能遠離電磁波輻射范圍。同時。在機械結構上采取良好的防震措施,規避機震引起的電磁波散射。
(2)器件的選擇∶慎重選擇產生電磁干擾的器部件。如發射機單元的主變壓器使用罐形磁芯,防止磁場外泄。
(3)布線。整機中各線纜盡可能短;不同電平信號線纜分組捆扎,數字模擬信號線分組捆扎,線束之間保持適合的距離,較大限度減小線纜間的互相影響。
(4)接地∶分三種地,信號地、控制地和公共地。
通過采取以上措施,使得金屬探測儀在正常工作狀態下,不會產生高過規定限值的干擾,并具有抵御一些強度的電磁干擾的能力。
上一條: 探秘蒸發冷卻自卸式除鐵器的優點
下一條: 剖析散裝計量稱中傳感器的選用